战舰猎手

《战舰猎手》中国海军反舰导弹打得太远

作者:发布/更改时间:2017-04-21 12:15

反舰导弹的出现使海战模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不过,早期的反舰导弹射程比较有限,多数没有超视距作战能力。苏制的“冥河”和中国的“上游”等反舰导弹最大射程只有40~50公里,而实战中舰艇一般要在距敌35公里的距离内才发起攻击。

051型“旅大”级驱逐舰的服役让中国海军的巡逻范围大大向外延伸。当时该型舰配备的反舰导弹射程只有40千米,探测20公里外的小型舰艇时目标信号很不稳定。而小型导弹艇在30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却能较轻松地对051实施攻击,这个距离也超过了051主炮的射程。在这样的交战距离上,反倒是导弹艇处于较有利的位置。

“海鹰-1号”反舰导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处于对抗状态,苏联海军的小型导弹艇完全可以在补给舰的伴随下进入中国的黄海和东海海域。另外,苏联太平洋舰队还有巡洋舰、驱逐舰等大型作战舰艇,这些战舰的反舰火力明显要比中国海军的051强悍很多。所以,在那个时代中国海军非但不具备超视距攻击的能力,而且在视距内作战也没有优势可言。为了提高实战水平,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射程更远的反舰导弹。1968年,射程达70公里的“海鹰1号”反舰导弹被确定为驱逐舰的反舰作战武器系统。7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中开始出现“超地平线作战”这一新词,后来逐渐演变成“超视距作战”。1983年,“海鹰1J”导弹系统最终定型,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正式装备这种导弹进行战备执勤。

“旅大”级驱逐舰雷达系统并不算先进

虽然反舰导弹的射程有了大幅提升,不过051驱逐舰的制导雷达对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不超过50千米。这样一来,不仅“海鹰1号”导弹射程上的优势难以发挥,驱逐舰也可能因无法稳定地探测小型目标而误入导弹艇的射程之内。所以,在执行超视距反舰作战任务时,051型驱逐舰通常会在舰队中担任领舰,与导弹艇和猎潜艇协同作战。在发起攻击前,靠近敌方的小型舰艇和在后方的驱逐舰先要进行情报互换,经目标指示和射击诸元换算后由驱逐舰最终实施攻击。从这个意义上讲,“海鹰1号”导弹要在超视距作战中发挥作用,须由其它舰艇去完成类似中继制导这样的工作。这样的打击方式虽然对潜在敌人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作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