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猎手》对马海战给旧日本海军挖了个“大坑”
日俄对马海战是战列舰时代海军理论与技战术的一次展示,这场战争奠定了20世纪初战列舰在海军中的地位,是近现代海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对马海战中被击沉的俄军战舰
作为对马海战的胜利方,日本对“大吨位战舰、大威力舰炮”的体会更加深刻,进一步笃信“舰队决战思想”。在英国建造第一艘无畏舰的时候,日本也具备了自主建造主力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建设“八八舰队”。即始终保持舰龄不满8年的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8艘为海军最低限度的主力。到1920年代初,日本海军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1921年完工的“长门”级战列舰是进入无畏舰时代后,世界上第一艘拥有超过400毫米口径主炮的战列舰。它被视为守护国家的精神象征,甚至有日本人喊出:“‘长门’号是世界最强的战舰!”
“长门”号战列舰
以“舰队决战思想”为指导并有了一定实力积累的日本海军野心开始膨胀,后来更是提出了对美作战的“截击战略”。日本认为,要夺取对美作战的胜利,开战初期就要一举歼灭美军舰队主力,进而获得早期制海权和前进基地,另外还要歼灭前来增援的美国舰队。从“截击战略”的具体方针看,与当年的日俄海战如出一辙。而当时日本海军中的高级将领也普遍迷信以“日俄战争”的方式同样能战胜美军。所以,日本在造舰过程中不断强调大吨位和大口径。
“比睿”号战列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虽然在多次战役中使用了航母,但是“舰队决战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几乎就是海军的“行为准则”。1942年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中,日美双方投入的兵力对比为:航空母舰3:2、战列舰3:1,巡洋舰和驱逐舰日军较美军也有3到4倍的优势。应该说,以日本海军的实力完全应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并取胜,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此役,日军被击沉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损失飞机90架。不仅没有实现歼灭美军舰队的目标,向瓜岛输送陆上作战力量的任务也没能完成,在战略上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战斗中,受“舰队决战思想”影响的日本海军对向瓜岛运送援军、支援岛上作战的任务视而不见,意欲歼灭美军航母和战列舰,在双方近乎“拼刺刀”的交锋中日军舰队出现较大的战损。
“大和”号战列舰被称为“大和旅馆”
另外,在战争期间,日本极力保全“大和”、“武藏”两艘超级战列舰也是为了有朝一日在决战中集中优势兵力跟美国的主力舰决战。因此,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列舰在战争期间多次被安排在“休息区”。等到美国海军航空兵全面“接管”战场的时候,日本的战列舰已经很难再有什么作为。
选择“舰队决战思想”是日本对当时世界形势和自身海军实力分析后的结果,既成就了日本海军,又是它的“掘墓人”。作为一个小国,日本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毕其功于一役是作为“赌徒”的日本唯一可能取胜的方式。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海军的计划就是通过一次战役将美军太平洋舰队彻底消灭。但是,没有想到这次的对手不再像晚清和沙俄一样,日本的“幸运”已经用完了,迎接它的是无休止的噩梦。而随着航母逐渐在实战中大显身手,日本并没有继续在指导思想上进行理论创新,本来实力上与对手就有着天壤之别,还因循守旧地迷信“舰队决战思想”,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