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坦克

《巅峰坦克》履带式装甲车发展简述二

作者:发布/更改时间:2019-06-26 12:18

二战结束后半履带装甲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进入冷战后全履带装甲车逐步占据装甲车的半壁江山,它们的代表之一便是美军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研制的M113装甲运兵车。

该车初期型战斗全重11.2吨,乘员2名,载员11名,主要武器是1挺12.7毫米“布朗宁“M2HB机枪,动力装置采用一台“克莱斯勒“75M8汽油机,功率209马力,传动装置采用通用汽车公司的“阿里“TX-200变速箱,两个前进档,一个倒档,最大速度64.37千米/小时,水上速度5.6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21千米。车体为铝合金焊接,能防7.62毫米轻机枪子弹。M113装甲运兵车于1960年装备美军部队,共累计生产了各种型号8万余辆。

M113装甲输送车的铝合金车体能保护车内人员不受枪弹或弹片的伤害,但火力较弱,仅有1挺装在车长指挥塔上的12.7毫米勃朗宁M2HB机枪,或者火焰发射器、拖式反坦克飞弹、榴弹发射器及定向散标地雷等。水平射界360°、高低射界-21°~+53°、由车长操纵,没有瞄准镜和夜视夜瞄装置。车上没有射孔,载员不能在车上作战。

二战后,苏联以装甲力量为核心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日趋成熟,同时,缺少能够伴随坦克部队突击的机械化步兵这一重大缺陷也凸显出来,坦克骑兵和武装卡车终究只是应急之作。

苏联在50年代时认识到需要装备强化火力的全封闭装甲车辆,由此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研制的一型履带式步兵战车—BMP步兵战车,同时它也是一辆全履带装甲车。在游戏当中BMP步兵战车作为研发线载具,获取也比较容易。它已经成为不少指挥官的招牌装甲车了。

随着冷战结束进入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履带式装甲车的作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在海湾战争的“沙漠风暴”行动中为美军立下汗马功劳的M2布雷德利装甲车,在游戏中相信大家已经对它很熟悉了,这里介绍一下现实中的M2布雷德利装甲车的黑科技都有哪些。

M2采用传统的发动机前置式结构,车内由前至后分别为驾驶室-动力传动室,炮塔-战斗室和载员室。舱门上有4具潜望镜,3具在前方,1具在左侧。前方中间1具可换成AN/VVS-2(V)3潜望式微光驾驶仪。战车炮塔能旋转360°,位于车辆中央偏右。炮塔内,炮手的位置在左,车长居右,两人各有1个向前开启的单扇窗盖。炮手有昼夜合一瞄准镜,夜间采用热像仪。

此外,生产型车辆均有固定电源和备份昼间瞄准镜,一旦昼夜合一的主瞄准镜失灵,可供炮手或车长应急瞄准使用。炮手和车长均有用于前方和侧部观察的潜望镜。为了与外界保持畅通的联系,还安装了AN/VRC-46和AN/GRC-160无线电台。

进入21世纪履带式装甲车的发展进入了“飞跃性”的时代,就如上图所展示的这辆装甲车,科技范儿十足。它就是俄罗斯的T15阿玛塔步兵战车,是俄罗斯新一代重型步兵战车。

T-15步兵战车是俄罗斯乌拉尔公司以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底盘为基础,搭配已装备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的Epoch无人炮塔,研制出另外一款全新的重型步兵战车。2015年5月9日,T-15阿玛塔步兵战车在莫斯科胜利日阅兵仪式上正式亮相。

阿玛塔步兵战车以阿玛塔坦克底盘为基础,将动力系统前置,动力前置后车首基础装甲厚度肯定不足,于是俄罗斯工程师在阿玛塔步兵战车的车首增加了两块大型整体附加装甲,形成了楔形车首,附加装甲与基甲之间空隙颇大,可进一步提高对破甲弹的防御效果。由于采用的也是Epoch无人炮塔,所以阿玛塔步兵战车的火力与库尔干人25、回旋镖是一致的。估计它的乘员、载员座位安排与库尔干人25也类似,前部是驾驶员、班长、副班长、炮长,后部是6名步兵。T-15步兵战车以阿玛塔坦克底盘为基础,估计其重量应该在40吨以上,披挂全套附加装甲后,战斗全重可能会达到50吨以上。

以上便是履带式装甲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介绍。履带式装甲车在战争中诞生,在战争中成长。从最初的251半履带装甲车,到如今科技范儿十足的T15阿玛塔步兵战车,从粗糙到精细,从笨拙到灵敏,从弱小到强大。履带式装甲车依靠它的强大性能必将在战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游戏中也有几辆履带式装甲车,大家可以去驾驶它们去作战,深度体会履带式装甲车在战场上各个方面的表现。感受驾驶它们作战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