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MT外传 真格基金揭秘手游背后的投资逻辑
近日,小编采访了真格基金副总裁吴旦先生。真格基金从2012年开始关注手游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早期投资。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和美国共投了12家游戏公司,都运转良好。在国内,月流水都超过了3000万人民币。在美国,《Vainglory》(虚荣)则被苹果选择在iPhon6发布会上做为明星产品演示给全世界。吴旦先生称:“很快,真格基金和卓越游戏联合投资的一款重量级产品《我叫MT外传》将在3月中旬上线,目前玩家和行业的关注度已经很高”。
(图1)真格基金帅气副总裁吴旦先生
小编就目前资本巨头是如何在国内一片红海的手游行业投资的问题咨询了吴旦先生,希望他的经验能够为行业带来一些新动力。以下是吴旦先生的口述。
在这3年中,对手游行业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和了解,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希望分享出来,能对大家特别是创业团队有所帮助。
投资时看什么?
做早期投资,关注的重点无非是产品和团队。通常情况下,大家都说投资就是投人,但在手游这行似乎不太一样。越专业的手游投资人,对产品的关注度越高。这是可以理解的,手游行业从一开始就接近红海状态,海量游戏争夺有限的成功机会,务实一点的做法是透过团队光环审视产品的具体设计来做判断。但可能恰恰因为我是“非专业人士”,我在看案子的时候还是坚持团队先于产品的思路,首先看人。具体来说,就是三条:创始人是否是合格的CEO、团队是否有竞争力、方法论是否有说服力。这样看起来间接一些,但更接近商业逻辑的本质。而且,实际上相对于团队,产品的早期面目不确定性更大。我们投的案子,最早的产品演示或Demo跟最后上线的产品,都差别巨大,甚至类型、题材都不一样了。越优秀的团队,调整越多。这种情况下,执着于商业计划中的产品设计细节,有点舍本逐末了。
我也会跟创业团队讨论他们的核心战斗、数值设计甚至某些系统细节,但那仅仅是做为了解团队专业性的渠道,这些内容本身都不能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础。
什么样的团队能成功?
成功的游戏公司除了要具备创业的基本因素——专业、默契、经验和拼劲等,还要有些特别的气质才行。
首先,情怀很重要。好的游戏制作人,参与这个行业的最大动力,必须是出于对游戏深刻的热爱。举例来说,《我叫MT外传》的制作人,是一个连续创业者。“连续创业者”这个词在很多时候是“连续失败者”的同义词,他也是这样,干了5年,从端游到页游,都失败了。但在仔细和他交谈1个小时之后,我被他做产品的情怀所吸引。一个81年出生的复旦高材生,还是计算机竞赛获奖者,毕业后却选择加入了一个小游戏公司,拿2000块钱的工资,就是因为想做游戏。在其后的创业过程中,虽然每个产品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成功,但瑕不掩瑜,当你和他聊到手游的时候,可以看出他对几乎每款成功手游都有深入理解。谈系统、谈战斗、谈体验细节,都了然于胸,双眼放光。这样的创始人,是最吸引我的。我们投了他以后,这种情怀也驱动了《我叫MT外传》去不断接近成功。去年九月份首次封测,次留已经超过了50%,但还是又经历了半年的疯狂调优,光UI就换了7版。
(图2)卓越游戏《我叫MT外传》
(图3)卓越游戏情怀CEO邢山虎
其次,对细分类型的特殊兴趣。要想成功,创始人必须对某种类型或某个题材领域有长期的关注,巨大的热忱和常年的积累。
最后,做企业、做商业的三观要正。三观正不是说你一定是个完美的人。创业不易,大家多多少少要向现实低头,作为投资人我们都能理解。但一个创始人、一个团队,是否在内心深处真正认可高尚、规范的商业规则,尽最大努力去平衡现实和理想,是能通过交流大致分辨出来的。这本应是投资的底线,但在实际的投资经验中,这似乎又是一条“金线”,线上的团队并不是那么多。
怎样的游戏能成功?
除了看人,当然也要看产品。三年游戏投下来,我也算半个业内人士了。这里也班门弄斧一下,讲讲我对能赚钱的游戏的“马后炮”。
(图4)卓越游戏《我叫MT外传》
一类产品则是在核心战斗系统上对交互体验做出了创新。这种创新可能是玩法操作上的,也可能是表现层面的。我们自己投的《超级英雄》和即将上线的《我叫MT外传》都可以归为此类。超级英雄不是最早用人物形象取代卡牌去表现战斗的产品,但却是将2D动画和特效追求到极致的同类产品,至今也没人能超越,“狂拽叼炸天”的审美风格赢得了主流的中国网游用户。《我叫mt外传》则创造了新的战棋回合玩法,突破了现在流行的数值和操作两大体系,让聪明的玩家能获得足够成就感,有十几类不同的关卡考验排兵布阵,一共演绎出2000多种变化。
(图6)投资分析师吴旦
听吴旦先生一席话小编我都有冲动做手游了,只要潜心还是能够在这片红海徜徉。非常感谢“非专业人士”吴旦先生分享的经验,相信对国内无数CP都有一定的启发。